1931年1月,刘少奇在中共中央第六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同年秋天回国,任中共中央职工部部长、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在长期工作中他逐渐认识到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工作应该实行深入群众、长期隐藏、积蓄力量的方针,并曾对当时党内的“左”倾错误进行过抵制。
1936年春,他赴华北,先后任中共中央代表、北方局书记,坚定地执行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并对过去党的秘密工作中的错误——关门主义和冒险主义进行了系统的批评。
1937年5月17日,中共白区工作会议在延安开幕。负责北方局工作的刘少奇作了报告,深刻批判了党和群众工作中存在的“左”的错误。他指出:“在我们党内,在各种群众工作中还存在着严重的关门主义、高慢的宗派主义与冒险主义的历史传统。这种恶劣的传统,从‘八七’会议以后的盲动主义就开始了,直至六届四中全会以后很长的时期内,还没有肃清。”讲话一针见血,点中了“左”倾错误的要害。他认为,“左”的错误阻碍了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与争取群众的多数,要求“党与群众的全般工作在今后是要实行一个彻底的转变”,旗帜鲜明地表明了必须转变工作方式。当时来自国统区的代表认为刘少奇否定了他们过去的工作,因此,刘少奇的报告在党内引起了不同意见的争论。
为解决白区工作会议上的意见分歧,6月1日至4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进行讨论。针对不同的意见和争论,6月3日,毛泽东作了长篇发言,既肯定了共产党人领导中国革命的伟大成绩,也指出“党内存在着某种错误的传统”。他态度鲜明,从总的方面肯定了刘少奇的报告:“少奇的报告是基本上正确的,错的只在报告中个别问题上。他系统地指出党过去在这个问题上所害过的病症,他是一针见血的医生。”毛泽东的态度在会上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使会议取得较大进展。6月9日至10日,刘少奇在白区工作会议上作结论发言,既坚持自己的观点,也对报告中的缺点作了自我批评。10日,会议表决通过了刘少奇的结论,基本统一了意见。通过党内不同思想的斗争,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最终达到思想的统一,体现了实事求是的作风。
刘少奇从党和中国革命的利益出发,尖锐地指出白区工作中存在“左”的错误问题,要求实行彻底的转变,是完全正确的。他坚持以实际经验为准、辩证看待问题的态度,大胆提出问题、虚心接受批评的心胸,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责编/段伟豪 初审/李会元 终审/刘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