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介绍
学科(专业)名称:化学工程与技术
专业代码:0817
基本情况: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拥有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省重点实验室、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研究生创新基地等省级教学科研平台18个。校企联合共建实验室(研究中心)5个,重点建设校级科研机构5个。该学科于2018年被确定为湖南省一级学科博士点立项建设学科,2018年认定为国内“一流”建设学科。
现有学科成员39人,其中教授17人、博导11人、博士37人,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省杰青等国家级和省级人才10余人,拥有省自然科学创新群体1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2个。
本学科依托地方深厚的产业资源禀赋,面向国家和湖南省在现代石化领域急需,围绕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卡脖子”环节,在研究型人才培养、前沿基础理论、关键核心技术、产业服务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本学科凝练出化学工程、材料化工、应用化学和工业催化四个学科方向。
1、化学工程
重点研究化工分离过程中热力学、传递、过程模拟、新方法及关键技术等。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将液-液萃取与离心萃取器耦合,实现复杂体系中目标物质的精准分离。研发了手性萃取分离技术、高纯精细化学品分离提纯精制技术。其中高纯环氧树脂制备技术已实现产业化,环氧丁烷精制新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并实现成果转让。
2、材料化工
重点研究弹性体新材料、电子级环氧树脂、特种密封材料等材料“功能-结构-应用”关系的科学问题。研发了新一代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聚合物、直饮水橡胶密封圈等成套技术并实现了产业化。
3、应用化学
重点开展电化学能源存储与转换相关材料的制备工艺、分离回收技术和相关器件的过程强化研究。开发基于炼油油浆等化工废料和生物质的碳基功能材料制备新工艺,推进碳基材料在电化学领域的应用。基于氧化石墨烯改性离子交换树脂,废旧锂电池中Li、Co、Ni等金属选择性回收,氢气高效分离增压、新型双极板、流体管理等新技术开发的kW级高燃料利用率抗水淹闭口燃料电池已推广应用。
4、工业催化
重点开展新型多功能催化剂的结构设计和调控机制研究;以及催化加氢、脱硫、生物质转化;FCC催化剂材料及催化剂和助剂的开发;精细化学品光催化绿色合成新工艺,光电催化分解水产氢、产氧等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
开设的主要课程:
专业学位课有数值分析、高等有机化学、现代物理化学、高等反应工程、分离工程选论、现代材料研究方法、研究生专业英语、学术论文指导与学术规范等课程。
学科方向选修课程有化学化工研究进展、现代仪器分析及实验、应用电化学基础、有机合成设计、光电催化基础与应用、功能高分子、纳米结构和纳米材料、膜科学与技术、催化材料与催化剂工程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可从事与化学工程与技术领域相关的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及管理工作,本专业也为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学校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及其相关学科培养后备人才。
学制:3年
授予学位:工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