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立足湖南,面向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化工行业特别是精细化工行业发展,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文化素养、职业道德、法治精神、现代经济及创新思维等基本素质,具有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能在化工、精细化工、能源和环保领域从事生产与技术质量管理、工艺设计和技术研发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经过本科阶段的培养,毕业后在工作岗位的进一步学习和锻炼,本专业学生在毕业5年左右具备以下能力:
培养目标1:具有熟练应用学科专业知识的能力,能对化学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
培养目标2: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在化学工程相关领域成为生产管理、技术研发、工艺设计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主力。
培养目标3:具备较强的组织、协作及领导能力,具备与业界同行和社会公众有效沟通、交流的能力。
培养目标4: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法律、安全和环保意识,能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养目标5:具有国际化视野,能够不断拓展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升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
二、毕业要求
制定了明确、公开、可衡量的毕业要求,并将12项毕业要求科学合理地分解成相应的33个指标点,依据毕业要求指标点合理设置相关课程和实践等教学环节,保证全部毕业要求达成。毕业要求如下:
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解决化学工程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1-1能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运用到复杂化学工程问题的表述中。
1-2能针对一个系统或过程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并利用恰当的边界条件求解。
1-3能将工程知识、专业知识和数学模型方法用于推演、分析化学工程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1-4能够将工程知识、专业知识用于化工专业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比较与综合。
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通过调研、文献研究等途径识别、表达、分析化工过程的复杂工程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获得有效结论。
2-1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化学工程的基本原理,识别和判断复杂化学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
2-2基于化学工程的基本原理,能够用正确的语言或模型描述复杂的化学工程问题。
2-3能够通过文献研究对复杂化学工程问题进行分析,以获得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化学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3-1掌握化工设计和产品开发全周期、全流程的基本设计(开发)方法和技术,了解影响设计目标及技术方案的各种因素。
3-2能够在安全、环境、法律等现实约束条件下,通过技术经济评价对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3-3能够进行复杂化工过程或工艺流程设计,并在设计中体现创新意识。
3-4能够面向工程系统或工艺流程的化工复杂工程问题,综合设计解决方案,能够集成单元过程进行工艺流程设计,对流程设计方案进行优选,体现创新意识。
毕业要求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化学工程领域出现的复杂工程问题展开研究,通过方案设计、装置搭建、数据获取、分析解释等环节获得有效结论。
4-1能够基于科学原理,通过文献调研、模拟计算等相关方法,调研和分析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4-2能够根据对象特征,明确技术问题,选择研究路线,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4-3能够根据实验方案构建实验系统,安全地开展实验,科学地采集实验(计算)数据。
4-4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毕业要求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在开展化工研究、化工设计、化工计算等工作中开发、选择和使用合适的仪器装备、信息资源、化工模拟软件等现代工具协助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并能够理解这些现代工具的局限性。能够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化工过程进行预测、模拟与优化,解决化工生产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5-1了解化工领域常用的现代仪器、信息技术工具、工程工具和模拟软件的使用原理和方法,并能恰当应用于对复杂化工问题进行分析、计算与设计。
5-2能够针对化工领域具体对象,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对复杂化学工程问题进行预测与模拟,并能够分析其局限性。
毕业要求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化工领域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化工领域工程实践和复杂化学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熟悉与化工领域相关的技术标准体系、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了解企业HSE管理体系。
6-2能识别,量化和分析化工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和应用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潜在影响。
6-3能客观评价化工生产活动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
毕业要求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针对复杂化学工程问题,理解化学工程实践活动与环境保护、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能评价其对环境保护、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的影响。
7-1理解化学工程实践中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意义及责任意识。
7-2能够站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化学工程实践的可持续性,能够针对实际化工项目,评价其资源利用效率、污染物处置方案和安全防范措施,判断化工产品周期中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损害的隐患。
毕业要求8:职业规范。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在化学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自觉履行化工工程师对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社会责任。
8-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了解中国国情。
8-2理解诚实公正,诚信守则的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并在工程实践中自觉遵守。
8-3理解化工工程师对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以及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能够在工程实践中自觉遵守。
毕业要求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9-1能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与团队成员有效沟通,合作共事,明晰个体职责,承担应尽责任。
9-2具有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组织、协调和指挥能力。
毕业要求10:沟通。能够就复杂化学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掌握化工专业科技报告和设计文稿的写作方法,能够针对复杂化学工程问题与业界、公众进行沟通与交流。
10-2能够跟踪化工专业领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趋势和应用前景,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就专业问题,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基本沟通和交流。
毕业要求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化学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1-1了解化工产品工程中的成本构成及其涉及的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问题,理解其中涉及的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问题,掌握工程项目中涉及的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11-2能在多学科环境下,在设计开发复杂化工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运用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毕业要求12:终身学习。能够正确理解终身学习的内涵,并能通过自主学习来适应职业发展和社会发展。
12-1能够认识不断探索和学习的必要性,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12-2 了解拓展知识和能力的途径,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本专业培养方案中所规定的12条毕业要求,完全覆盖了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中的12条毕业要求。
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矩阵
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 |
目标1 |
目标2 |
目标3 |
目标4 |
目标5 |
毕业要求1 |
H |
||||
毕业要求2 |
H |
||||
毕业要求3 |
H |
H |
M |
||
毕业要求4 |
H |
H |
|||
毕业要求5 |
H |
M |
M |
||
毕业要求6 |
M |
H |
|||
毕业要求7 |
M |
H |
|||
毕业要求8 |
M |
H |
|||
毕业要求9 |
H |
||||
毕业要求10 |
H |
H |
|||
毕业要求11 |
M |
H |
M |
M |
H |
毕业要求12 |
M |
H |
注:空白表示无相关
H=强相关 |
M=中等相关 |
L=弱相关 |
三、培养特色
1.专业办学紧密结合国家特别是湖南岳阳石油化工资源和精细化工产品的深加工开发生产实际,培养石油化工工程和精细化工领域社会经济发展所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2. 教学课程设置突显“宽基础、重实践、强能力和创新”的教学目标,具有充分体现化工领域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选修课程体系。
3. 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坚持科教融合,校企合作,持续推进工程实践教学,体现“一体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特征,人才培养质量成效明显。
四、主干学科
化学和化学工程与技术。
五、学位课程
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化工工艺学、精细化工工艺学、化工分离工程、化工安全与环保、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化工设计。
六、学制、毕业基本要求及学位授予
(1)基本学制4年,弹性学习年限3-6年,按学分制管理。
(2)学生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必修课、选修课及其他教学环节,达到规定的178.5学分,并修完规定必修但不计学分的所有课程和环节,方可毕业。满足《湖南理工学院普通全日制本科生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规定,方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七、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统计
(1)课程学分分配表
课程模块及具体类型 |
最低学分要求 |
学时 |
占总学分比例 |
通识教育必修课程 |
38 |
750 |
21.3% |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
6 |
96 |
3.4% |
科类基础课程 |
25 |
430 |
14% |
学科核心课程 |
33 |
528 |
18.5% |
专业核心课程 |
15 |
240 |
8.4% |
专业选修课程 |
11 |
64 |
6.2% |
集中实践 |
41.5 |
23.2% |
|
素质拓展 |
9 |
5% |
|
合计 |
178.5 |
||
毕业总学分标准 |
四年制专业总学分不超过180,五年制专业总学分不超过200 |
(注:科类基础课程为本学科门类的公共基础课,学科核心课程为本专业一级学科或所属专业类的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为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为本专业的特色方向课程。)
(2)实践环节学分分配表
实践环节类别 |
学分 |
学时 |
占总学分比例(%) |
备注 |
集中实践 |
41.5 |
23.2% |
含军训 |
|
理论课程中的实践教学部分 |
18 |
10.1% |
||
素质拓展 |
9 |
5% |
||
合计 |
48.5 |
八、课程与毕业要求相关性矩阵
九、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
(1)通识教育课程(应修44学分,其中必修38学分,选修6学分)
课程类别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课程学时 |
课程周学时数与开课学期 |
考核 方式 |
||||||||||
总计 |
讲授 |
实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通识教育课程 |
必修 |
91A1F0010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 |
48 |
40 |
8 |
3 |
查 |
|||||||
91A1F0020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48 |
40 |
8 |
3 |
查 |
|||||||||
91A1F0030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3 |
48 |
40 |
8 |
3 |
试 |
|||||||||
91A1F0040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5 |
80 |
64 |
16 |
4 |
试 |
|||||||||
91A1F0050 |
形势与政策 |
2 |
32 |
16 |
16 |
1-7学期 |
查 |
|||||||||
91A9F0020 |
军事理论 |
2 |
32 |
32 |
1-2学期 |
查 |
||||||||||
9106F0012 |
大学语文 |
2 |
32 |
32 |
2 |
查 |
||||||||||
91A0F0033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2 |
32 |
28 |
4 |
1-2学期 |
查 |
|||||||||
91A2F0011 |
大学外语(1) |
2 |
48 |
16 |
32 |
4 |
试 |
|||||||||
91A2F0012 |
大学外语(2) |
2 |
48 |
16 |
32 |
3 |
试 |
|||||||||
92A2F0013 |
大学外语(3) |
2 |
32 |
32 |
2 |
查 |
||||||||||
92A2F0014 |
大学外语(4) |
2 |
32 |
32 |
2 |
查 |
||||||||||
91A3F0011 |
大学体育(1) |
1 |
32 |
2 |
30 |
2 |
查 |
|||||||||
91A3F0022 |
大学体育(2) |
1 |
36 |
4 |
32 |
2 |
查 |
|||||||||
91A3F0033 |
大学体育(3) |
1 |
36 |
4 |
32 |
2 |
查 |
|||||||||
91A3F0044 |
大学体育(4) |
1 |
36 |
4 |
32 |
2 |
查 |
|||||||||
91A3F0050 |
体质健康测试 |
6 |
6 |
1-6分年度进行 |
查 |
|||||||||||
91A4F0011 |
大学计算机基础 |
2 |
48 |
16 |
32 |
4 |
试 |
|||||||||
92A4F0032 |
高级Office应用 |
1 |
32 |
8 |
24 |
2 |
试 |
|||||||||
91A0F0011 |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1) |
1 |
18 |
18 |
2 |
查 |
||||||||||
必修小计 |
38 |
750 |
||||||||||||||
通识教育课程 |
选修 |
公共艺术与审美体验 |
2 |
32 |
1-7 学期,至少2学分 |
查 |
||||||||||
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 |
2 |
32 |
1-7 学期,至少2学分 |
查 |
||||||||||||
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 |
2 |
32 |
1-7 学期 |
查 |
||||||||||||
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 |
2 |
32 |
1-7 学期 |
查 |
||||||||||||
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 |
2 |
32 |
1-7 学期 |
查 |
||||||||||||
选修小计 |
6 |
96 |
1-7学期需修满6学分 |
|||||||||||||
合计 |
44 |
(2)专业教育课程(应修84学分,其中必修73学分,选修11学分)
课程类别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课程学时 |
课程周学时数与开课学期 |
考核方式 |
|||||||||||
总计 |
讲授 |
实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科类基础课程 |
必修 |
71A5F0031 |
高等数学B(1) |
4 |
72 |
72 |
6 |
试 |
|||||||||
71A5F0042 |
高等数学B(2) |
4 |
72 |
72 |
4 |
试 |
|||||||||||
71A6F0012 |
大学物理 (1) |
3 |
48 |
48 |
3 |
试 |
|||||||||||
71A6F0023 |
大学物理 (2) |
3 |
48 |
48 |
3 |
试 |
|||||||||||
71A5F0103 |
线性代数B |
2 |
34 |
34 |
2 |
试 |
|||||||||||
71A5F0124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 |
3 |
54 |
54 |
3 |
试 |
|||||||||||
7141F0054 |
电工电子技术 |
3 |
54 |
34 |
20 |
4 |
试 |
||||||||||
7141F0064 |
工程制图 |
3 |
48 |
48 |
3 |
试 |
|||||||||||
类别小计 |
25 |
430 |
|||||||||||||||
学科核心课程 |
必修 |
7141F0011 |
无机及分析化学(1) |
3 |
48 |
48 |
3 |
试 |
|||||||||
7141F0022 |
无机及分析化学(2) |
2 |
32 |
32 |
2 |
试 |
|||||||||||
7141F0032 |
有机化学(上) |
3 |
48 |
48 |
3 |
试 |
|||||||||||
7141F0043 |
有机化学(下) |
3 |
48 |
48 |
3 |
试 |
|||||||||||
7141F0075 |
仪器分析 |
2 |
32 |
32 |
2 |
试 |
|||||||||||
6141F0083 |
物理化学(上) |
3 |
48 |
48 |
3 |
试 |
|||||||||||
6141F0094 |
物理化学(下) |
2 |
32 |
32 |
2 |
试 |
|||||||||||
6141F0104 |
化工原理(上) |
3 |
48 |
48 |
3 |
试 |
|||||||||||
6141F0115 |
化工原理(下) |
3 |
48 |
48 |
3 |
试 |
|||||||||||
6141F0125 |
化工热力学 |
3 |
48 |
48 |
4 |
试 |
|||||||||||
6141F0135 |
化学反应工程 |
3 |
48 |
48 |
3 |
试 |
|||||||||||
6141F0146 |
化学工艺学 |
3 |
48 |
48 |
3 |
试 |
|||||||||||
类别小计 |
33 |
528 |
|||||||||||||||
专业核心课程 |
必修 |
5141F0155 |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 |
2 |
32 |
32 |
2 |
查 |
|||||||||
5141F0166 |
化工仪表与控制 |
2 |
32 |
32 |
2 |
查 |
|||||||||||
5141F0176 |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 |
2 |
32 |
32 |
2 |
试 |
|||||||||||
5141F0186 |
化工设计 |
3 |
48 |
48 |
3 |
试 |
|||||||||||
5141F0195 |
化工技术经济 |
2 |
32 |
32 |
2 |
查 |
|||||||||||
5141F0206 |
化工分离工程 |
2 |
32 |
32 |
2 |
查 |
|||||||||||
5141F0215 |
化工安全与环保 |
2 |
32 |
32 |
2 |
查 |
|||||||||||
类别小计 |
15 |
240 |
|||||||||||||||
专业方向课程 |
限选 |
4241F0221 |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导论 |
1 |
16 |
16 |
2 |
查 |
|||||||||
4241F0237 |
计算机在化工中的应用 |
2 |
32 |
32 |
2 |
查 |
|||||||||||
4241F0246 |
精细化工工艺学 |
2 |
32 |
32 |
2 |
查 |
|||||||||||
4241F0256 |
专业英语 |
2 |
32 |
32 |
2 |
查 |
|||||||||||
限选小计 |
7 |
112 |
|||||||||||||||
任选 |
4241F0266 |
化工传递过程 |
2 |
32 |
32 |
2 |
查 |
||||||||||
4241F0276 |
精细有机合成技术 |
2 |
32 |
32 |
2 |
查 |
|||||||||||
4241F0286 |
化工过程开发 |
2 |
32 |
32 |
2 |
查 |
|||||||||||
4241F0296 |
化妆品工艺学 |
2 |
32 |
32 |
2 |
查 |
|||||||||||
4241F0306 |
文献检索 |
2 |
32 |
32 |
2 |
查 |
|||||||||||
4241F0316 |
工业催化 |
2 |
32 |
32 |
2 |
查 |
|||||||||||
任选小计 最低学分要求4学分 |
4 |
64 |
|||||||||||||||
类别小计 |
11 |
176 |
|||||||||||||||
合计 |
84 |
1374 |
(3)实践创新模块(应修50.5学分,其中必修45.5学分,选修5学分)
课程类别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课程起始周与开课学期 |
考核方式 |
备注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集中实践 |
必修 |
31A9F0011 |
入学教育与军事训练 |
2 |
2W |
1 |
查 |
||||||||
3141F0321 |
无机化学实验 (上) |
1 |
32 |
6 |
查 |
||||||||||
3141F0332 |
无机化学实验 (下) |
1 |
32 |
1 |
查 |
||||||||||
3141F0342 |
分析化学实验 |
1 |
32 |
2 |
查 |
||||||||||
31A6F0032 |
大学物理实验(1) |
0.5 |
16 |
3 |
查 |
||||||||||
31A6F0043 |
大学物理实验(2) |
1 |
32 |
3 |
查 |
||||||||||
3141F0363 |
有机化学实验 (上) |
1 |
32 |
2 |
查 |
||||||||||
3141F0374 |
有机化学实验 (下) |
1 |
32 |
2 |
查 |
||||||||||
3141F0384 |
物理化学实验 (上) |
1 |
32 |
2 |
查 |
||||||||||
3141F0395 |
物理化学实验 (下) |
1 |
32 |
2 |
查 |
||||||||||
3141F0405 |
化工原理实验 |
1 |
32 |
1 |
查 |
||||||||||
3141F0415 |
化工专业实验 |
1 |
32 |
1 |
查 |
||||||||||
3141F0425 |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 |
1 |
1W |
1 |
查 |
||||||||||
3141F0436 |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
2 |
2W |
10 |
查 |
||||||||||
3141F0447 |
化工专业课程设计 |
2 |
2W |
1 |
查 |
||||||||||
3141F0456 |
化工过程仿真实训 |
1 |
32 |
2 |
查 |
||||||||||
3119F0053 |
金工实习 |
2 |
2W |
10 |
查 |
||||||||||
2141F0474 |
认识实习 |
1 |
2W |
17 |
查 |
||||||||||
2141F0487 |
生产实习 |
2 |
4W |
6 |
查 |
||||||||||
91A0F0026 |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2) |
1 |
20 |
1 |
查 |
||||||||||
1141F0497 |
毕业综合训练 |
17 |
17W |
17 |
1 |
查 |
|||||||||
必修小计 |
41.5 |
||||||||||||||
素质拓展 |
必修 |
91A0F0033 |
创业基础 |
2 |
32 |
3-6学期 |
查 |
||||||||
A1A9F0011 |
社会实践 |
1 |
32 |
1-7学期 |
查 |
||||||||||
A1A9F0021 |
劳动教育 |
1 |
32 |
1-7学期 |
查 |
||||||||||
选 修 |
A241F0500 |
化学实验技能竞赛 |
2-10 |
查 |
|||||||||||
A241F0510 |
化工设计竞赛 |
2-10 |
查 |
||||||||||||
A241F0520 |
计算机类等级证书 |
2-4 |
查 |
||||||||||||
A241F0530 |
外语类等级证书 |
2-4 |
查 |
||||||||||||
A241F0540 |
发表学术论文 |
1-8 |
查 |
||||||||||||
A241F0550 |
发表文章作品 |
0.5-8 |
查 |
||||||||||||
A241F0560 |
发明及专利 |
4 |
查 |
||||||||||||
A241F0570 |
学生创新科研项目 |
2-10 |
查 |
||||||||||||
A241F0580 |
参与教师项目或横向课题研究 |
1-2 |
查 |
||||||||||||
A241F0590 |
学术报告讲座活动 |
1-2 |
查 |
||||||||||||
A241F0600 |
各级各类校园科技文化活动 |
1-2 |
查 |
||||||||||||
A241F0610 |
各级各类学生活动组织管理 |
1-6 |
查 |
||||||||||||
A241F0620 |
暑期三下乡等活动 |
1-2 |
查 |
||||||||||||
A241F0630 |
校外社会调查、暑期校外勤工俭学、社会服务及其它校外社会实践活动 |
0.5-1 |
查 |
||||||||||||
A241F0640 |
自主创业 |
6 |
查 |
||||||||||||
A241F0650 |
教师资格证书 |
1 |
查 |
||||||||||||
A241F0660 |
普通话等级证书 |
1 |
查 |
||||||||||||
A241F0670 |
各类职业技能证书 |
1 |
查 |
||||||||||||
任选小计 最低学分要求5学分 |
5 |
||||||||||||||
类别小计 |
9 |
||||||||||||||
合计 |
50.5 |
十、有关说明
1.毕业综合训练统一安排在第四学年,实施方式为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包括:选题来源于教师科研项目或校企合作项目;运用资料(文献、手册、规范、标准等)搜集所需的信息;技术路线的选择及操作参数控制方案的确定;分析方案的制定;编程或利用现有软件进行装置的工艺计算及典型设备的选型和计算;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设备布置图等图纸的绘制;生产安全及“三废”治理方案的制定;工程的技术经济评价;撰写设计计算书和设计说明书, 内容及格式符合专业要求,字数达标;结题答辩等。
毕业论文包括:选题来源于教师科研项目或校企合作项目;运用资料(文献、专利、手册、规范、标准等)搜集所需的信息;国内外同类技术的对比分析;实验技术路线的探讨及实验方案的制定;实验用仪器设备的选购或设计加工以及安装调试;实验分析方法的确定;实验数据的采集、记录和整理;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撰写论文,内容及格式符合专业要求,字数达标。;结题答辩等。
2. 设计任务书和开题报告第七学期末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为第八学期。
3. 素质拓展模块中创业基础、社会实践与劳动教育为必修4学分。
4. 有关学科竞赛、科技创新、社会实践、职业职能等学生最少应取得5学分。实施细则如下:
模块 |
性质 |
实践内容 |
附分办法 |
学科考赛模块 |
任选 |
化学实验技能竞赛 |
国家级获奖10学分,省级,参与6学分;省级获奖8学分,参与4学分;校级4学分,参与2学分。 |
任选 |
化工设计大赛 |
国家级获奖10学分,省级,参与6学分;省级获奖8学分,参与4学分;校级获奖4学分,参与2学分。 |
|
任选 |
计算机类等级证书 |
国家或省计算机等级三级2学分,四级4学分。 |
|
任选 |
外语类等级证书 |
通过大学生英语六级2学分,通过口语考试2学分。 |
|
科技 创新 模块 |
任选 |
发表学术论文 |
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科研论文第一作者分别为8学分,非第一作者2学分;发表在省级期刊上的科研论文第一作者分别为4学分,非第一作者分别为1学分。 |
任选 |
发表文章作品 |
发表在校级及以上期刊、报纸上的非科研文章第一作者1学分/篇,发表在校报、学校网络、系部网络上的报道为0.5学分/篇,(最高不超过8学分) |
|
任选 |
发明及专利 |
主持或参与1项,4学分。 |
|
任选 |
学生创新科研项目 |
主持国家级创新科研项目10学分,参与6学分;主持省级创新科研项目8学分,参与4学分;主持校级创新科研项目4学分,参与2学分; |
|
任选 |
参与教师项目或横向课题研究 |
参与教师课题研究,每学期1学分(总学分不超过4学分) |
|
任选 |
学术报告讲座活动 |
参加学院组织的学术报告讲座,每10次1学分。此项得分最高不超过2分。 |
|
社会 实践 模块 |
任选 |
各级各类校园科技文化活动 |
组织学校、学院安排各项活动,每次1学分,按要求参与各项活动,每10次1学分,由辅导员提交活动记录及学生名单,由院部审定。 |
任选 |
各级各类学生活动组织管理 |
担任学校学生会各部副部长及以上职务4学分;担任学院学生会部长及以上4学分,副部长2学分;担任各级学生会干事、班级班长、团支部书记2学分;担任班委1学分;职务担任各学生社团负责人4学分,社团副职2学分,参与1学分。此项得分最高不超过6分。 |
|
任选 |
暑期三下乡等活动 |
每次0.5学分。受学校表彰加0.5分,每年不超过1分。 |
|
任选 |
校外社会调查、暑期校外勤工俭学、社会服务及其它校外社会实践活动 |
凭调查报告及相关单位有效印章,每次0.5学分,每年不超过1分。 |
|
任选 |
自主创业 |
能够自主注册公司经营,或获得学校认可的自主创业6学分。 |
|
职业 技能 模块 |
任选 |
教师资格证书 |
师范专业2学分,非师范专业4学分。 |
任选 |
普通话等级证书 |
非师范专业2学分(与教师资格证不能重复获学分)。 |
|
任选 |
各类职业技能证书 |
以每获一证2学分 |
十一、专业负责人
序号 |
姓名 |
职称 |
学历学位 |
专业领域 |
1 |
唐课文 |
教授 |
研究生/博士 |
化学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