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化工学院朱龙志博士在国际学术期刊《Green Chemistry》(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影响因子9.2)上发表题为“Metal-free triphenyl phosphite-catalyzed Ritter-type amidation of allylic alcohols”的学术论文(DOI:10.1039/D5GC03351A)。我校为该论文第一完成单位,朱龙志博士为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熊碧权教授与湖南大学邱仁华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酰胺作为生物活性分子、药物及功能材料中的关键结构,其绿色、高效合成一直备受关注。传统酰胺化方法(如缩合反应、交叉偶联等)通常依赖预活化步骤、金属试剂或氧化剂,而近年来发展的硼催化和酶催化体系仍存在条件苛刻、底物局限或稳定性差等问题。因此,发展条件温和、底物适应性强且环境友好的酰胺合成新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该研究团队首次报道了一种无金属、无氧化剂参与,由亚磷酸三苯酯催化的烯丙醇Ritter型酰胺化反应。该方法在温和条件下实现100%原子经济性的酰胺合成,兼容多种烯丙醇与腈类底物,并成功展示了克级规模制备和多样化的合成转化能力。该工作建立了一种可持续的有机催化碳-氮键形成新模式,不仅推动了Ritter反应的发展,也为复杂酰胺分子的构建提供了一个操作简便、易于衍生化的实用平台。
2022级应用化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本科生郭富荣同学对该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该研究得到湖南理工学院科研启动金、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资助以及化学化工学院和分析测试中心的大力支持。
论文链接: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5/gc/d5gc0335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