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第二届全国环境分析化学研讨会于我校成功举办

11月15日,第二届全国环境分析化学研讨会于我校音乐厅举行,开幕式由中山大学欧阳钢锋主持,参加会议的有湖南理工学院校长、校党委副书记卢先明,中国科学院院士赵进才,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李景虹,国家基金委员会委员庄乾坤,以及来自全国各地代表约140人,湖南理工学院校团委各部成员、化工学院全体老师及20级全体学生与会。

在开幕式上,卢校长讲述了学校概况、学校发展史,并着重介绍了化学化工学院的发展历程,卢校长认为此次研讨会对我院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在发言最后,他对参会的各位表达感谢,并祝愿此次大会圆满举行。赵院士为我们大致介绍了环境分析化学的学科概况,希望参会的各位能加强合作研讨。庄委员其后从控制污染、真实环境、量的概念三个方面展开对环境分析化学的补充说明。

10E51

在报告会上,李院士的报告主题为电极界面构造与物质高效转化,他从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污水处理与转换、电化学水处理、电芬顿过程、电讲解催化有机物五个方面展开报告。

12E54

庄委员从研究项目、人才培养、研究环境建造三方面为我们介绍环境分析化学基金会,他指出当今基金会已经构建了良好公正的评选方式。

136A6

简单的茶歇过后,南开大学教授祝凌燕老师就色谱质谱技术在全氟化合物环境污染化学中的应用发表报告,她从PFASs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我们讲解了全氟羧酸的衍生物高效液相测定方法,并在最后为我们科普了什么是PFOS前驱物。来自西北师范大学的卢小泉教授对黄河水污染的成因及其治理方法展开讲解,他以黄河甘肃流域河段为例,为我们介绍了黄河污染物的监测和治理,并介绍了几种新高端的检测方法,他认为对塑料和重金属离子的治理是黄河治理的重中之重。厦门大学的张勇教授为我们介绍了红树林的生态功能,以及用高端的检测方法得出红树林治理水污染的原因。

上午的会议圆满取得结束,为我院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方向。

(责编/胡文军 初审/李会元 终审/刘立刚)

c126746126746u8